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网格员的“三支笔”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6-23 10:51:00    

6月22日上午9点多,合肥市三孝口街道杏花社区网格员潘明月,在89岁的刘家英老人家里,轻声询问着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,手中的一支红笔不时在台账本上标注:“需定期回访”、“厨房灯泡待换”。而在一旁敞开的工作包里,除了一叠叠政策宣传册,一支蓝笔和一支黑笔同样显眼。


有着12年基层一线工作经验的潘明月,今年结合日常工作和居民实际需求,“自创”出一套“三支笔”的颜色分类法,让基层服务更精准、更高效,并在杏花社区网格工作中推广。仅2025年前五个月,杏花社区就为辖区群众办理事项达200余件,群众满意度100%。


谈起三支笔“功能”,潘明月介绍,红笔用来标注亟需优先处理的重点事项;蓝笔标注需要长期关注的事项;墨笔则是标注已办结事项。三种颜色标注,做到清清楚楚不留糊涂账。


以细致的服务,办好居民身边“小事”。而这一基层工作的创新经验,源于潘明月曾经的“教训”。


杏花社区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,60岁以上老人超过2200人,占辖区总人口近四分之一。针对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,社区开展“上门代办”工作,由网格员主动上门,免费为他们提供服务。

“以前都用同色笔,尽管记得很全,但社区工作琐碎,有时也难处处周全。”潘明月记得,独居的张奶奶一直需要定期服药,去年当她走访老人时,得知在雨雪天她自己出门买药,由于路面湿滑差点摔了一跤。这次惊险,让有些后怕的潘明月下决心“要琢磨个更细致的工作方式。”


如今,翻开潘明月这本页脚泛黄的账本,记录着居民信息的红蓝黑三色笔迹一目了然。


刘奶奶名字旁,一行醒目的红字标注着“独居,89岁,需周探望,留意生活细节”;旅居上海的马奶奶后边则用蓝色字迹写着“人户分离,需定期提醒高龄津贴年审”;而一条“李爷爷,疏通堵塞马桶”的记录后,则用黑笔写上了“已联系处理完毕”。


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,“千头万绪的事,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”。一直以来,合肥市着将网格化管理看作是撬动基层治理精细化、服务精准化的重要支点,潘明月等社区工作者的“三支笔”正是其中的生动实践。


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表示,用“红蓝黑”三支笔标注事项、区分进度,“小工具”透露着真用心、真用情,展现了精细化服务落到实处的基层智慧。“基层工作者用‘巧劲’,做到心中有数,精准服务群众,有效推动基层服务下沉到‘最后一米’,让群众的获得感实实在在。”


(合肥晚报-合新闻记者 汪涛 蒋瑜香/文 张雨瑶/摄)

相关文章